先立后破,鼓励创新,“氢”装上阵

发展氢能产业是实现“双碳”目标、推进能源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氢能分配、燃料电池、制氢技术等领域成为代表委员建言献策的热点之一。中国氢能产业现状如何?如何布局和突破?许多代表结合基层实际,提出了深入思考的建议。

各地都急于加快布局。

与山东省科技厅联合组织实施“万氢能工程”,全国首个“氨氢产业联盟”获批落户宁夏,SAIC红岩鄂尔多斯基地氢能汽车正式下线.两会期间,科技日报记者从多位代表委员处了解到,近年来,全国多地加快布局氢能产业相关项目,为行业发展和科技创新带来诸多创新和突破。

全国人大代表、宁夏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信息中心业务负责人方敏介绍,宁夏积极开展氨氢聚变前沿研究和实践工作。“目前与厦门大学合作的以氨氢燃料替代煤炭的火电碳中和示范项目已经立项;由多家企业和科研院所组建的宁夏氨氢产业联盟也在年初正式获批。”

“近年来,氢能产业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产业政策、标准和法规逐步完善,技术创新成效显著,基础设施建设和整车推广初具规模。”全国人大代表、宝泰隆董事长焦云说,以东北为例,很多煤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丰富的工业氢气,当地优越的风光资源也成为电解水制氢的最大优势。发展氢能产业不仅可以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而且对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经济振兴和共同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先建立,后打破,先计划

开发氢能的潜力是显而易见的,发展中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在调研中发现,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存在资本大量涌入、低水平重复建设、氢能应用场景单一、工业副产氢气利用率低等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常委、河北省工商联主席刘劲松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保定市规划了氢能应用的三个场景,包括氢能公交项目和氢能物流项目。在这个过程中,也存在顶层设计不完善、企业自主研发压力大、运营模式不成熟、氢能产品质量检测能力低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全国范围来看,一方面,我国制氢行业产能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各地氢能规划和氢能产业园建设出现过热迹象,存在盲目性和碎片化问题,将导致氢能产业低水平重复和资源浪费,影响我国氢能产业健康发展。”全国政协委员、NLD宁夏委员会主席季永强说。针对上述情况,加强顶层设计,给予政策支持,是很多代表委员的集中心声。在今年的两会上,张代表、季永强委员提出了制定氢能产业发展规划、统筹氢气储运网络体系建设等建议。此外,刘劲松还建议加快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支持保定等产业基础好的地区先行先试,支持汽车企业建设液氢制造、道路运输和液氢加气站项目,探索液氢在民用领域的应用。同时,降低氢能产业相关环节成本,放宽行政审批要求,简化审批程序,给予免检、免税等政策支持。

结合东北氢能产业现状,焦云提出了对氢能产业发展实施差异化激励政策的相关建议。“东北地区发展氢能产业有着得天独厚的基础。建议对东北地区优质煤和氢能基础设施项目清洁高效利用项目给予优惠财政政策和专项补贴,加快上游制氢、储氢、加氢产业链建设。”

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呼唤技术突破

此外,氢气的制备、储存、运输和应用技术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张说,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国内的一些技术还不完善,氢能和燃料电池的关键技术和装备发展相对滞后。基于此,建议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具体来说,可以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梳理清单,通过“曝光清单、率先垂范”的方式,支持龙头企业和技术创新型企业攻关,引导行业、企业、科研院所联合攻关,共享技术资源,突破关键共性技术。

“从碳排放要求来看,电解水制氢纯度可高达99%以上,产生的杂质为水和氧气,符合我国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政策和战略方向。”季永强认为,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制氢应该成为未来制氢的主要方向。虽然它消耗的一次能源是电能,但它可以直接将间歇性不稳定的风力和太阳能转化为氢能。“西北地区太阳能和风能资源丰富,我建议支持一些有条件的西部地区在重点领域进行关键技术攻关,探索经济效益好的可持续商业运营模式,为我国绿色氢应用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成熟经验。”

此外,刘劲松认为,应加大氢燃料电池基础研究的投入,同时筹建国家氢能检测公共服务平台和国家燃料电池检验检测中心,在资质申报审批、科技项目支持等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开展氢能全产业链的检测评估和地方标准体系建设。

邀请讨论 换一换
暂无数据
0 人关注